“常想一二,即便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。”

昨天一个朋友问我,为什么孩子特别悲观?

她听了很多的讲座,也经常鼓励自己的孩子,但是没什么效果。

“我现在天天鼓励他,但是从来没有起过一点点作用,他已经不相信我对他的称赞了”

我们这一代人,很多都是在父母的责备中长大的,

对于我们的孩子,我们已经更多的注意了鼓励和表扬,

但他们为什么还会如此悲观呢?

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马丁·塞利格曼的《教出快乐的孩子》,作者马丁·塞利格曼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,是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。

小故事

书中举了个例子,一个6岁的男孩,在和他9岁的姐姐一起做一个超大的飞船模型,结果这个小男孩,肯定就没有他姐姐做的好了,就开始发脾气,扔积木。父亲是这样鼓励孩子的。

父亲:伊恩,你做的真好,我觉得你做的火箭太棒了。

伊恩:才不呢!瑞秋做的才好。我做的太差了,甚至没法让机翼固定。我是大笨蛋,从来就没有做对过一件事情。

父亲:我喜欢你的火箭,我觉得你是最好的火箭专家。

伊恩:那为什么瑞秋做的火箭更长,更大,而我的机翼却老掉下来。我不能做这个,我不能做成任何事,我最讨厌搭积木。

父亲:这不是真的,伊恩。只要你拿定主意,什么都能做成。来,我帮你做,我会帮你做一个最大最长的火箭,而且它是属于你的。

伊恩:好吧,你帮我做一个,我做的从来都不会成功。

这个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,当孩子无助想要放弃的时候,我们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帮他。鼓励他,告诉他做的很好,当他对自己能力怀疑的时候,我们告诉他只要坚信自己,就一定能够成功,甚至动手帮他获得成功。就像这个爸爸做的一样。

爸爸在这个过程中犯了三个错误

一、爸爸说的每一件事几乎都不是真的,孩子也知道,不管自己怎么努力,也无法达到姐姐的水平。爸爸应该告诉孩子这个事实,等他长大就能做好了,不论姐姐还是自己,在他这个年龄,都做不好。

二、为了安慰孩子,爸爸接手帮他作一个他无法做到的东西。这在向孩子传递什么信息呢?当事情发展到不是你想要的状况时,你就放弃,让别人来接手。

这样的小失败并不可怕,可能会暂时降低孩子自信,但是孩子对失败的诠释可能很危险。爸爸应该做的是同情孩子,了解他的心情,让孩子知道爸爸理解他,但不应该为他解决问题。

三、最重要的是,爸爸应该对孩子解释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反证。当孩子不停的说“我是个笨蛋”“我从来不会成功”“我从来就没有作对一件事”的时候,爸爸不光应该告诉孩子真是的情况,还应该帮助孩子去找到反例。比如说他上次积木搭的很成功,他很擅长画画等等,来帮助他纠正对自己的悲观评价。因为,这些悲观评价很可能是他以后更多失败的主要原因。

整本书围绕解释风格展开

1、孩子悲观的来源主要有四个,分别是遗传、父母的悲观、父母和老师的悲观性评价、征服或者无助的体验。

2、悲观的解释风格常常是孩子悲观和体验到挫折的原因,而征服的体验则是帮助他们战胜悲观的好方法。

3、所以想让孩子乐观,就要调整他们的解释风格。

悲观的解释风格常常是孩子悲观和体验到挫折的原因,那怎么才能扭转孩子的悲观,让他们更加乐观呢?

主要方法可以分为两种,一种是调整他们的解释风格,一种是增加他们的征服体验。

调整他们解释风格的方法和上周我们介绍的ABC非常相似,另一个就是要让他们更多的从生活中体验到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