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造吗?清明不仅仅只是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日,还是一个教育孩子的重要契机。带孩子一起扫墓,可以对孩子进行“死亡教育”和“感恩教育”;带孩子一起踏青,可以感受自然;带孩子一起做清明团子,可以教孩子清明节的传统习俗,领略传统文化……

原来,如何过清明节还是一门大学问呐!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~~~~~

借清明这一契机,跟孩子谈谈“死亡”

清明时节,最多听到的是“死亡”“扫墓”这类词语,在人们心中往往被视为禁忌。根据调查显示,九成家长不考虑带孩子一同扫墓,七成家长没有借清明节这一契机谈“死亡”这一话题;并且有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,或者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死亡教育。

研究表明,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,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,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,进而产生负面情绪,影响一生。因此,家长和老师可以以清明节为契机,为孩子上一堂生命课。

儿子5岁那年,我父亲去世。他亲眼见到我的悲伤以及当时家里的忙乱,第一次知道了“死”这个字眼。那时候,他仰着头一脸的惊恐问我:“妈妈,死是什么啊?姐姐对我说姥爷死了,再也不会回来了。姐姐还说人都要死的,妈妈你也会死吗?我也会死吗?”我对他说“姥爷年纪大了,你也看到过,生病躺在床上也是很痛苦的。死了就像睡着了一样,再也没有痛苦了。妈妈当然不会死,宝宝更不会死,我们要永远在一起呢。”

以后每年的清明,我都要去墓园祭拜父亲,因为不愿意让孩子过早地面对压抑的气氛和生死的沉重,从来都没带他去过。不过,每次我去之前,都要忙着买鲜花、香烛、纸钱以及父亲生前爱吃的蔬菜水果做祭品,这些他都看到了,问我缘由,我也会坦诚地告诉他。我说,姥爷不在了,可我们内心是永远怀念他的。妈妈买的这些东西虽然不一定真的能够送达,可是这心意是一定能够传递的。

就这样过了一个又一个清明,儿子也一天天长大了。他从书中懂得了关于生死的含义。而我,也会在清明时给他讲我对生命的理解。

今年的清明,儿子早早就认真地对我说:“妈妈今年你去祭拜姥爷也带上我吧。”我郑重点头。走进青山环抱的墓园,摆上祭品,燃香,献花,鞠躬,儿子参与了每一个过程。当我想起父亲生前种种忍不住流泪的时候,儿子轻轻握住我的手安慰我说:“妈妈,我在你身边呢。”

回来的路上,儿子对我说:“妈妈,我今天发现,原来死也不可怕,可活着更好!我们要好好地开心过每一天!”

这位母亲借助清明节跟孩子谈死亡的话题,其中不仅有对生命逝去的理解,还有爱、怀念以及生命宝贵的感悟,可以说非常成功。

但有些家长会把宠物的离去、亲友的逝世,向孩子解释为他们上天堂了,在那里过着幸福的生活,这很容易误导孩子。万一哪天孩子想念离开的宠物或亲人了,这些童话般的描述可能会误导孩子做一些危险的事。还有些人认为家长不该在孩子面前直接解释死亡是怎么回事,他们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。

带孩子扫墓其实也是直面死亡的一种做法。适宜地向孩子解释死亡,让孩子学会接受死亡,不惧怕死亡,这其实也是乐观面对生命的一种态度。

婴幼儿期间:用比喻法解释

对婴幼儿(0-4岁)阶段的孩子来说,对“死亡”没有概念。家长可以用一些拟人的方法解释“死亡”,比如孩子玩具坏了,没法恢复了,就是死亡了。也可以把死亡比喻为人生很厉害的病,救不活了,要离开很长一段时间。家里有老人去世时,就可以这样告诉他们,让他们对死亡有个粗浅的认识。

一、幼儿园期间:死亡教育能提高危险认知的能力

对于幼儿园(4-7岁)阶段的孩子,这时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.这时父母就是告诉孩子,死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,并培养好孩子的安全意识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首要目标就是安全。

二、小学生(7-13岁):从科学的解释死亡

处于小学阶段(7—13岁)的孩子,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,和成年人一样有悲伤的情绪。这时,家长应该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,用科学的角度,让他们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。这个阶段,可以带他们去自然博物馆,科技馆,看看人是如何出生,长大,老去,死亡,平静地告诉他们,他们就不会害怕,反而会欣然接受。

把清明节变成感恩节

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,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,感恩更是清明文化的核心,清明节本来就是由感恩而来。

春秋时期,流亡多年的晋文公重尔回到晋国做了国君,他的近臣介子推却跑到绵山上去隐居起来。晋文公招他出山做官,介子推不应,为逼迫介子推出山,晋文公派人放火烧山,介子推宁死不出,被活活烧死。

晋文公为什么一定要介子推出山为官呢?因为在晋文公在流亡期间,介子推始终陪伴在身边,晋文公饥饿的时候,介子推曾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烧给晋文公吃,介子推对晋文公可谓恩重如山。为了报答恩人,感谢介子推与自己患难与共的情份,晋文公当了国君之后,不惜用焚山的办法逼介子推出山,与自己共享荣华富贵,哪里想到竟把介子推烧死了。

晋文公非常伤心,葬其尸于绵山,修祠立庙,并下令于介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,以寄哀思,这就是“四海同寒食,千秋为一人”。后相沿成俗,变成了寒食节,在这一天,民间禁动烟火,只许吃冷食。再后来,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气相连接,两者便融合起来了,因此,清明节最初就是一个感恩节。

对今天的我们来说,特别需要清明这样一个日子,来感谢那些在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关爱我们、温暖我们、陪伴我们的故去的亲人朋友,来感谢那些为国家的前途、民族的解放、人民的幸福捐躯的仁人志士,并最终还是应该把对逝者的怀念转化为对生者的关怀。

借助清明节,向已逝的亲人、祖先送上思念与敬意,给孩子提供一个认识孝文化的环境,让他们知道感恩。

“逢春不游乐,但恐是痴人”,和孩子一起踏青、放风筝

“著处繁华务是日,长沙千人万人出。渡头翠柳艳明眉,争道朱蹄骄啮膝。” 杜甫的这首《清明诗》是描写唐代大历五年长沙清明节游春习俗的。由其场面的热闹与盛大可以看出,踏青春游在当时是清明节活动的重要内容,其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扫墓祭祀。甚至有学者据此认为清明节快乐应大于哀伤,此话不无道理。

白居易在《春游》一诗中也说,“逢春不游乐,但恐是痴人”,对于那些不及时踏春游乐的人,还带有一点责备之意。游乐中展现生者快乐幸福生活内容和场景的活动,正是要告诉逝者,生者活得很幸福,希望逝者看到,不要为之担心,可以永远的安息。

清明一般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,正是万物复苏、百花盛开的时候,所以,清明节还有一个名字——踏青节。因此在清明节可以带着孩子走进自然,感受自然,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,增强孩子的五官感受能力;家长还可以带孩子认识作物,教孩子植物知识和动物知识;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放风筝,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清明节的习俗,还可以强身健体,消除眼睛疲劳,缓解学习压力。

古人如何过清明

从对祖先的尊崇中转入跟自然的亲近

清明节祭祖,从古至今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:祭祖扫墓时都庄严肃穆,规规矩矩,但仪式结束后,就变得非常轻松。从对祖先的尊崇中转入跟自然的亲近,出现了许多带有体育性质的游戏。

在清明扫墓结束后的古代图景中可以看到,各家各户的孝子贤孙借着祭祖的机会,尽情旅游玩乐,活动的项目丰富多彩。

踏青:一家人扶老携幼,在刚刚萌发春意的田野踏青。踏青又叫春游、探春、寻春等。清明时节,春回大地,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。

秋千:青年男女和活泼的孩子们荡起了秋千。那时的秋千是在树的粗大横枝上拴结实的皮绳和木板,人站在上面抓着皮绳来回飘荡,还要拴上彩带,十分惬意。不仅可以增进健康,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。

蹴鞠:相传是黄帝用来训练武士的一种游戏,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完善的体育运动。鞠是一种皮球,球皮用皮革做成,球内用毛塞紧。蹴鞠,就是用足去踢球,是现代足球的鼻祖,是一种集体的,运动和技巧性都很强的运动。

马球:绅士们在广袤的旷野上,用石灰画上线,打起马球。纵横驰骋,欢声笑语。

植树:感恩大自然的老人带着孙男弟女,在墓地的周围、河渠边、村围田头种上小树。植树起源于插柳。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万物萌发,此时种树,容易成活。特别是柳树,更是极易成活。俗话说“无心插柳柳成荫”,把刚刚发芽的柳枝插入土中,就是种了一棵大树。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,何乐而不为呢?

射柳:这也是一项时尚高雅的活动。在细长摇曳的柳枝上,拴上一缕红绸,即是被射的目标。大多是青年男子,骑马挽弓,在百步以外,用特制的前头分杈的箭,射断那枝柳条,待柳条落地之前,飞马前往,将柳条接住。是考验骑射真功夫的一项运动。

放风筝:这是非常普遍的游戏,早在唐宋诗中就有清明放风筝的记载。据说风筝起源于祭扫坟墓竖竿拴纸的风俗,后来不仅演化为美丽的风筝,而且形成了清明放飞风筝的民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