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之前和一个亲戚的家孩子聊天,是个很乖巧的00后女孩,刚上初中。我曾经问她:“将来想考哪里的大学啊?”她说:“考省外,哪里都好,离家越远越好”。其实问这个问题,只是作为长辈闲聊时无心的一句话,但她的回答却让我感到很吃惊。

她接着说,爸爸妈妈总是喜欢斥责她,比如对某条新闻发表一下自己的评论,表达一下对某个明星的喜欢,或者随口说点对世界局势的看法。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就跟她聊一会,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是:“你们这些小孩子懂什么啊,就在这里胡说八道”“天天关注这些没用的,好像你能管的了似的”“有听歌的时间,还不如好好去看看书,这些个明星能替你考试吗?”

小女孩说这些的时候很冷静,随后又补充了一句:“后来我也想明白了,他们骂我,说我,仅仅是想发泄一下情绪,可能只是想骂我了吧。现在我也不想说什么了,好好学习,快点长大。去了外地不回来就好了。”

如果不是真的听见,很难想象这样的话会从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口中说出来,而这个亲戚家也绝不是暴戾可怕的人家。女孩的爸爸是一名中学教师,妈妈原本是厂子里的工人,为了照顾女孩小升初,专门辞职做了家庭主妇。女孩儿上下学来回接送,报了舞蹈班,还包揽了所有家务。可以说,他们对女儿付出了相当多。然而这个在外人看来已经算是溺爱孩子的家庭,孩子的想法却让人心惊。

心理学家胡慎之在微博上做了一个调查

“你为什么内心深处永远无法原谅父母?”

网友小天使说自己一辈子不会忘记她妈妈生日那天,妈妈说的话。

那天,她买了一个大蛋糕,兴冲冲地给妈妈祝福,说:“妈妈,我一定好好读书,将来长大了给你养老。”

她妈妈很不屑地说:“我有你弟弟,用不着你给我养老。”

她瞬间就呆住了,接着二话不说,拿起蛋糕就扔到了楼下。

“我很受伤,特别特别受伤!”

从此,她再也没有和她妈妈说过一句话。

一直到今天她生孩子,她从未带孩子回家,也没有留存她妈妈的电话号码。

有时候她妈妈会发微信来问:“把孩子抱回来让我看看吧。”

她回复:“让你儿子去抱他的孩子!”

“即使过去几十年了,这句话想起来,我依然痛心,非常非常痛心。我永远不会原谅她。”

在胡慎之看来,语言暴力会发生的根本原因,就在于父母从未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世界,在于父母把控不好语言的尺度。

也许你其实只不过想批评一下孩子,你说他猪脑子,并不是真的说他是猪脑子,但孩子的世界,纯粹得多,你骂他是猪脑子,他可能会真的一辈子认为自己就是猪脑子;你说是个人就比他强,他可能真的会认为是个人就比自己强;你要他去死,他可能真的就去死了。

英国哲学家洛克说:“每个人来到这世界,就像一张白纸一样。而后,他生存的环境开始给他上色,他的环境是什么样的,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。”

孩子不像成年人,他们没有三观,没有是非观念,他们正处于成长期,这个时候父母的每一句话,每一个行为,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,极有可能在孩子一生中起着重大影响,那些在大人看来也许根本算不上语言暴力或者轻松平常的话,在干净的、没见过世界丑陋的孩子面前,就是语言暴力,就会有着致命的伤害。

如果你要批评孩子,那就要掌握好尺度,“你就是个猪脑子”也许换成“你可能还需要多加练习一下哦”,会好得多,说孩子是猪脑子,而且只把这句话当成善意批评的父母,才是真正的猪脑子。